杨春波:战乙脑护脾胃 德诚业精为“良相”
中医新史记 杨春波小传
杨春波者,福建仙游人也。家学渊源,为中医世家子也。其祖负盛名,获赠“医同良相”匾,以此志传家。至春波,沐世泽,承庭训,从医之念愈坚。
年十四,从其四叔习医,于家中药铺坐堂出诊,锋芒初露。后赴晋江专事进修,学成归,又入福建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业为其时之冠。其受教也,师承院校并重,一时雏凤清于老凤声。其后选调至福建省中医研究所,跟名师,攻温病及杂症,暗立“精医、擅研、善教”之志。
十年后,下放闽北松溪,值山区“乙脑”横行,其因时因地分型遣方,针药并用,效甚验,经此役,杨氏名噪闽北。
数年后复回州府,独研温病,师古而不泥古,于温病大家叶桂理论亦有阐发。
闽地湿热,邪气易犯脾胃,故脾胃病者多见。杨氏不忍其苦,遂潜心研治脾胃一证,从湿热辨治,创“大脾胃”理念,今硕果累然,桃李芬芳。
杨氏虑深远,因见其叔未及总结学术即亡故,仅存一医案耳,殊为痛心。遂身体力行,建老中医传承雅集,欲兴传承之风,致力中医学术发展。
杨氏尝云,“欲学中医,先当文理通、医理通、哲理通。”其谓医也,既为自然科学,又系社会科学之属,哲理深邃。其“从证论治”“用药如用兵”,犹君臣论国事也。故“医同良相”,不仅适于治病救人一业,更于家国天下有治理之功。每常俯听民情,心系民疾,并以参政党之智,恳切建言,是为中医之前行,亦为民众之困厄。
评曰:自古士子情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杨氏一门儒医,处江湖之远,怀庙堂之志。以“医同良相”之训,疗疾救人,济厄扶困,可谓兼济天下也。
“中医的灵魂在临床,只有把中医的临床做好,我们的阵地才能不断扩大,我们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评为国医大师,对我自己而言,既是荣耀,也是压力,虽然今年我83岁了,但身体还行,在今后的时间里,还是得踏踏实实地把工作做好,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为福建中医事业发挥余热。”国医大师是中医界的最高荣誉,杨春波是国医大师奖项的“福建第一人”,面对这个崇高的荣誉,他更多地想着是责任和使命。
耳濡目染誓从医 进修学习成翘楚
杨春波系中医世家第五代传人,1934年出生于福建千年古镇枫亭。祖父杨万青为人诚善、医术精湛,曾获莆田县官吏赠送的“医同良相”之大横匾。父辈有四人为医,两人务药。杨春波在四壁皆医药的家中,耳濡目染,从小就有了从医的想法。
杨春波从9岁开始,长辈便要他背诵《药性赋》《汤头歌括》《脉诀》和《医学三字经》。11岁开始学习识药、配剂、加工、炮制等中药制作技术。14岁跟随四叔杨嘉端学医。19岁开始在父亲开的药店坐堂。虽然初出茅庐,但他却因勤奋好学,又能悉心研究,内服、外敷、针灸各择其适而用之,所以很快就脱颖而出,博得病家信赖。
1955年,杨春波被选去晋江专区中医进修班学习,结业考试获第二名,回来后任枫亭联合诊所主任。1957年,他又成功考进福建省中医进修学校(第四期)。福建省中医进修学校是当时福建省中医界的最高学府,省属的中医单位,都从这里选收人员。杨春波非常珍惜这次系统学习的机会,勤于学习,肯于发问,毕业考获全校之冠。
通过两次进修学习,杨春波的理论水平和临证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1958年,从福建省中医进修学校毕业后,杨春波被调到福建省中医研究所(现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前身)工作,这是他人生中的关键性转折。他暗下志向,要把自己磨炼成“精医、擅研、善教”全面发展的优秀中医人才,从此他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进。
下放山区战乙脑 精研温病硕果丰
1969年,他被下放到闽北松溪县,先后被借调至松政县第二医院和第一医院工作。期间正值“乙脑”流行,特别在山区,死亡率极高。杨春波在福建省中医研究所工作时,主攻的就是乙脑。
乙脑属于中医学“温病”范畴。杨春波之前也曾跟随温病学家吴云山治疗过乙脑。他仔细分析了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根据不同证型选方用药,并配以针灸,疗效非常明显。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当地乙脑病人死亡率由原来纯西医治疗的20%下降到2.46%,且消除恢复期症状,无后遗症出现。尤其对于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危重症,针刺、中药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地影响极大。杨春波总结了45例治疗经验,在全省“乙脑”会议上获得好评。
3年多的山区医疗生涯,杨春波广泛接触了各种疾病,采用中医多种诊治技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极大丰富了临证经验,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医药在急危重症的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价值。
1973年,杨春波调入福建省医药研究所工作,担任中医治疗乙脑课题组组长。由于乙脑与中医温病密切相关,所以课题组提出乙脑的治疗必须与温病学同研。杨春波在广泛搜集全国中医药治疗乙脑经验的基础上,带课题组成员赴沈阳、武汉等传染病医院取经,并结合经验,撰写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中医药治疗》综述性文章,全文计3万多字并在《福建医药卫生》刊登;还撰写了与之相关的《高热、昏厥的辨证和治疗》,这对于提升福建省中医药治疗乙脑的综合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2年,原福建省中医研究所复办,改名为福建省中医药研究所(现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杨春波又被调回这里工作,先后任临床二室主任、副所长,评为副研究员。由于他在乙脑与温病学方面的实践,应邀承担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内科学》温病总条目编写任务,并完成《新编温病学》的撰写。
他提出温病的分类首先应从临床发病的特点出发,分为时温(四时温病)、温疫、温毒三类,又按照病邪的性质将每一类病症分温热和湿热两种。乙型脑炎为“疫性暑温”,分卫气同病(轻型)和气营两燔(重、极重型)两个证型,分别施以清热解毒、清营解毒为主治疗,配合针灸,可明显提高疗效。
杨春波在指导学生为患者看病。
“转战”研究脾胃病 明辨证型重查舌
20世纪80年代,由于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群防群治的落实,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发病人数大大减少,杨春波开始“转战”中医脾胃病的研究。
福建多湿多热,湿热易犯脾胃,故当地脾胃病患者较多。胃炎属中医脾胃病,杨春波以它为突破口,进而主探“脾胃”的临床意义及其现代病理学基础和相关病、证的治疗。
在开展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研究中,杨春波依据中医古典医籍对脾胃的论述,结合临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证”的调查,首先提出本病中医可称之为“胃痞”,被广泛接受,且被《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采用,同时也为中医从传统的“痞满证”中找到治疗本病的中医标准和治疗方药。
杨春波依据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上“虚实相兼”的特点,将该病分为气虚湿热和阴虚燥热两种主要证型,并指出“益肾”在治疗本病中的重要作用。他自创的治疗配方胃炎Ⅰ号、胃炎Ⅱ号在临床上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他带领团队创新研究脾胃湿热理论,在国内率先开展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调查和现代研究,研究成果被广泛引用。他提出的脾胃湿热辨证标准,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采纳。创清化胃饮、清化肠饮用于脾胃湿热证的治疗。
在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中,杨春波提出大肠湿热是该病活动期的基本中医证型,采用清热化湿为主进行治疗,并创灌肠Ⅰ号、灌肠Ⅱ号,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基于以上对消化病的临床观察和治疗实践,并参考了国内研究进展情况,杨春波主持和编写了《现代中医消化病学》,获21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证的研究是中医临床的重要内容,杨春波对证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证、型、期的观念。即证指单证,型为复证,每种病先辨有几个证的存在,然后再作定型。辨证与定型都必须在同一病期内。
杨春波强调,证的现代研究首先必须用中医传统的方法,探索证的组合和演变规律,同时要积极选用现代科学(包括西医学)能反映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多指标方法,以揭示证和型的微观变化,以逐步建立证、型的客观指标,促进中医理论的发展。
他提出,证的现代研究,是以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功能与形态、机体与环境相合的思想为指导,以探索新的病理概念、发现新的发病机制为目标,所以绝对不仅是阐明,而是孕育着创新。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杨春波敢于挑战经典中的论断,提出自己的观点。叶天士在《温热论》中说:“再论其热传营,舌色必绛”。叶天士指出温病邪热传入营分,其舌质一定是深红色而无苔的。杨春波在乙脑的中医药治疗过程中,系统观察了舌象的变化。为了避免输液和药物的影响,以入院时的舌象和症状为标准。两年共观察52例昏迷的乙脑患儿,结果表明,对温邪入营的判断,主要还是靠症状,而舌诊只是一种参考,不要刻板于叶天士的“必”字。
此外,杨春波还发现,乙脑患儿如果舌质变淡,往往是正气虚弱的最早征象,脉也会从实象变成虚象,这时很快就会出现气脱或阳衰(呼吸或心力衰竭)。说明舌苔的变化可以提示病情的轻重和预后、转归。
医同良相勤建言 退而不休献余热
1987年,杨春波加入了民革参政议政,后来担任行政职务,开启了“医同良相”的特殊生涯。他曾这样解释“医同良相”四个字,说:“中医学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同时也是一门社会科学,富含哲理。它的‘从证论治’‘用药如用兵’,如相臣在论治国事。”
从1988年开始,杨春波相继担任民革中央候补委员、委员,民革福建省委会常委、副主委和第六届福建省政协常委;从1993年开始连任第八、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91年他从福建省中医药研究所(现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调到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工作,后担任医院院长。
他利用与病人广泛接触的机会,多渠道了解社会不同阶层人群的意见、建议,吸收他们的智慧,听取他们不同的声音,然后通过政协等政治平台反映百姓的诉求;同时他又依靠民主党派的优势和人大、政协的平台,竭尽全力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摇旗呐喊,助推医疗事业的改革。
无论行政职务如何变化,社会兼职如何之多,杨春波始终坚守自己是个中医医生,再忙都要保证每周至少三个半天的门诊和一个上午的查房。由于病人特别多,他的门诊往往要比正常下班时间延迟一两个小时,可他从不会因此对病人产生不耐烦情绪。
自1993年当上全国人大代表后,每年人大会议召开前,杨春波都积极参与调研,准备议案。他借助与病人的特殊联系而建立起来的真情实感,听到许多肺腑之言;他充分应用一名老中医的独特视角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他借助民主党派集体的智慧向政府提交了高质量的提案、议案和建议。
2001年,杨春波从院长的岗位上退休,被聘为名誉院长,同时担任国家、省脾胃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继续临床、科研、带教工作。2005年,国家为加强对中医的传承、保护和继承工作,确立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经验传承研究”百名对象,杨春波是第一批被列入的百名研究对象之一。
论道学术图出新 播种传薪春满园
杨春波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首届会长,牵头组建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分会,创办“岐黄论坛”,论道学术。
虽然已到耄耋之年,杨春波仍以超人的精力工作着,他最担心的问题是中医学术发展出现退化、低化、西化等现象。有人用西医学的思维、方法和标准来衡量、规范中医学,并以此来否定中医,这给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带来巨大危机。他说研究中医的关键就是要学会用中医传统方法论来认识中医学,同时用现代科学方法去总结宏观规律、揭示微观变化,从中发现新的理论,建立新型的中医诊疗模式和疗效判断标准。
所以,必须采用中医传统方法和现代科学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中医研究,且传统方法是基础。只有通过传统方法才能认识中医学术,但不结合现代方法就达不到揭示微观、阐明宏观的研究目的。可见,用好中医传统方法,才能使现代科学方法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
杨春波总结指出,继承是本、实践方知、求实显真、创新发展,朝中医现代化方向,经防治实践、用科学方法(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探求新的认识,去推进中医学术的发展。
杨春波与学生们在一起。
“看到自己的学生成为中医药事业的栋梁之材,是我觉得最幸福的事情。”杨春波行医60余年间,悉心培养学生,将其学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弟子们。不少授业弟子已成为颇有名望的专家。
1992年开始,杨春波先后培养了柯晓、付肖岩等7名研究生,带教了黄恒青、柯晓、王文荣、胡光宏4位学术继承人。2005年,杨春波成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经验传承研究”百名入选老中医之一,课题组成员付肖岩、陈寿菲、骆云丰、杨永升等7人有幸得到了他的亲自指导。
杨春波的学术成就得到了中医药行业的认可。2006年,杨春波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10年,杨春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为第一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专家,对学术继承人、工作室成员进行学术指导及临床经验传授。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经系统整理,最终成书《杨春波论医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2015年,在杨春波的倡议、组织下,专对退休老中医药专家,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传承研究分会,旨对优秀临床专家的经验,进行整理、总结、传承研究,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开辟一个坚实的阵地。
杨春波常说,要学好中医,必须做到三通,即文理通、医理通、哲理通。只有具有较深的文理和哲理,才能深入理解中医理论,指导实践,成为名医。他的这一中医观点,影响了一代代中医学子。
除了严谨的作风、精湛的医术,杨春波的厚德仁心更为学生们所高山仰止。他常教导学生,望闻问切,探病求源,更要注意悉心辨证,首先应有视亲之想,把病人当亲人,这样才能认真诊治,切中病机。为医者,医术固然应求一流,而医德、医风更应高尚,不可有丝毫侥幸投机之心。
“笑对人生,以诚待人,用心做事,知足常乐”,是他的座右铭;治病救人,培养学生,是他日常的工作;继承发扬、整理创新中医学,是他终生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