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的决定》

第十七届聚医杰中医百佳名医暨好中医好诊所经验交流会召开

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浙江将打造中医药“五大品牌”

石仰山

职称:

第二届国医大师
石仰山:续写百年“石氏伤科”传奇

    石仰山,男,1931年3月生,江苏无锡人,1955年开业行医,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主任医师、名誉院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伤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首批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上海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曾担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多届黄浦区政协副主席。

    •他拓展完善了百年“石氏伤科”的理法方药体系,强调内外并重,气血兼顾。

    •他改良石氏发家之宝“三色敷药”,使百年验方不断适应患者新需求。

    •他视人才传承为中医存续之本,广收外姓之徒,不断为石氏伤科注入新鲜血液。

    新新街64号对于不少“老上海”来说是个耳熟能详的地名,誉满沪上的“石氏伤科”诊所曾坐落于此。在曾经的上海滩,只要报出“石氏伤科”的名头,几乎每一个黄包车夫都能准确地将你拉到64号门前。至今,新新街的老街坊们回忆起来,仿佛还能闻到从64号飘出的熬制药膏的浓浓中药味。远道而来的患者常常在夜晚就开始排队,直至天亮诊所开门。

    石仰山,“石氏伤科”的第四代传人,就是在这浓郁的药香与络绎不绝的求医者中长大的。

    “石氏伤科”名震上海滩

    “我的曾祖兰亭公原来是开镖局的,武艺好又懂医。”石仰山说起祖辈们的故事兴致盎然。他的曾祖父石兰亭解散镖局后,从无锡搬来上海,开始行医收徒,1880年,第一间“石氏伤科”诊所在黄浦江畔挂牌营业。在那个时代武者出身的伤科大夫其实不少,因为平时容易受伤,便在实践中总结出了颇为实用的正骨手法。这类伤科流派的手法中常常可见武术招式的影子,如行云流水,四两拨千斤。

    石仰山的祖父石晓山也是个练家子,“我祖父擅长内家拳,他既能在五根梅花桩上练功,又能缩于八仙桌下打拳。接骨入骱的手法纯熟敏捷。”也正是祖父石晓山令“石氏伤科”渐渐发展出区别于传统中医骨伤科的特色。石晓山极为推崇明朝薛己提出的“十三科一理贯之”,所谓“十三科”,是古代医学分科的总称。他认为骨伤科大夫应该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兼收并蓄中医内外各科精华,融会贯通于伤科诊疗。他强调治疗骨伤疾病要从整体出发,既注重损伤局部之病变,也注重受损者气血脏腑之变化,在接骨、复臼、理筋的同时,配合以汤药调治内伤,内外兼治。“祖父是‘石氏伤科’的奠基人。”

    到了石仰山的父亲石筱山这一辈,“石氏伤科”已然誉满沪上,有“江南伤科第一家”之称。石筱山把“十三科一理贯之”的理论进一步发展深化,总结出三十二字诊疗思想: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筋骨并重、内合肝肾;调治兼邪,独重痰湿;勘审虚实,施以补泻。他还将石氏伤科的正骨手法概括为“十二字诀”:拔、伸、捺、正、拽、搦、端、提、按、揉、摇、抖。1934年,京剧大师盖叫天在上海大舞台表演《狮子楼》,表演翻滚动作时,突然“咔嚓”一声,腿骨折了。盖叫天强忍疼痛,应势“金鸡独立”,观众丝毫没有察觉,鼓掌叫好。大幕落下时,盖叫天一头栽倒在地。戏才演到一半,怎么办?戏班子赶紧请来石筱山。仔细比摸后,石筱山判断是胫骨骨折,并在短短几分钟里,完成断骨整复、消减肿胀,以小夹板暂时固定。大幕再启时,盖叫天又精神抖擞地站在观众面前。

    严父严师出高徒

    “我有两位严师,一位是我父亲,一位是黄文东老师。”成长于中医世家的石仰山高中毕业就开始学医。彼时,他白天跟着父亲石筱山看诊、抄方,晚上跟着黄文东学习中医经典理论。石筱山对唯一的儿子十分严格,看诊时要求他端端正正地坐在边上,一边看诊一边向他解释患者的病情和用药。石仰山根据父亲口授誊写病历,抄写药方,再由父亲检查。碰到类似的病患,父亲会当场考问他,“紧张得心脏扑通扑通跳”。年轻的石仰山有一次在抄写方子的过程中不小心打了瞌睡,严厉的父亲在众人面前给他当头一击,“马上醒过来了,这一辈子都记得那个瞬间。”父亲的“当头一击”让他铭刻于心,在之后的学医和行医过程中丝毫不敢懈怠。

    “十三科一理贯之”、外病内治的理念从小就根植于石仰山心中。父亲为他延请的另一位严师黄文东,师从丁甘仁,是中医内科大家,历任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内科教研组主任、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及上海中医学院院长。“每天晚上,在昏黄的灯光下,黄老师静静地听我背诵《汤头歌诀》《医学三字经》《伤寒论》《黄帝内经》,不时为我指正谬误,解难释疑。”黄文东清瘦的面庞至今仍常常浮现在石仰山眼前。

    石仰山打下了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更将“石氏伤科”外病内治、气血兼顾、筋骨并重等理念及十二字手法活用于诊疗中,常有奇效。1980年后,石仰山坐镇黄浦区中心医院骨伤科,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有一位现已移居日本的老上海,辗转得知当年“石氏伤科”的传人石仰山还在出诊后,特地前来为父求医。这位女士的老父亲年届80,腿脚突然不能动弹,经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引起,没有特别的治疗办法,只能动手术。而她的父亲年事已高,还患有糖尿病,不适合手术,日本的医院也拿不出合适的治疗方案。求医于石仰山后,老人家仅服药2个月就见效了,3个月后,就能站起来。这不是个案,石仰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从痰瘀、风湿或肝肾不足来辨,时常无须开刀,数诊而愈。

    从“三色敷药”到“石氏伤膏”

    石仰山继承了“石氏伤科”的理论、手法精华,更兼收并蓄,不断拓展创新,使“石氏伤科”不断适应新时期患者的需求。对于现代医学的技术手段,他的态度向来是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三色敷药”是石家祖传的特色敷药,因原料药材有三种颜色而得名,已有140多年历史,当年和石氏正骨手法同样声名在外,配合手法,能消肿止痛接骨,屡起沉疴,被石仰山称作“石氏伤科”的发家之宝。据他介绍,“三色敷药”共有三包药,第一包是主药,主要成分有紫荆皮和黄金子,有活血化瘀、清热消肿止痛之效;第二包药能祛风湿,治疗关节酸痛,兼有活血化瘀的效果;第三包药辅助接骨。1953年,石筱山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将“三色敷药”的配方捐给国家后,不少医院、体育院校开始使用。据说鼎盛时,全国85%以上的骨伤科患者都在使用“三色敷药”。

    “三色敷药”早年采用蜜糖调制,主要是因为其对皮肤有保护性,又有营养、润滑、固定之效。“但是销量大了以后成本太高,就换成了具有同样功效的麦芽糖。”石仰山细心地根据天气冷热区别麦芽糖的调配分量,天冷多一些,天热少一点。时代在变化,百姓有了新的需求,他又开始琢磨剂型改良的事儿,“大家生活提高以后,欢喜打扮,爱美了,那时候流行‘的确良’,以前的‘三色敷药’天热时容易渗出来,会把衣服搞脏。”

    他和堂弟石鉴玉花了十几年时间研究,做了几十次调整,决定引进日本“巴布剂型”生产流水线加工工艺,“不会过敏,透气性好,保存期长,洗澡的时候可以摘下来,过后又可以贴回去。”为了解决传统“巴布膏”黏性弱的问题,石仰山又多次试验,选择了一种不易过敏的胶布包裹在外,起固定作用,最终形成了如今的“石氏伤膏”(现名“复方紫荆消伤巴布膏”)。不少国家领导人使用了“石氏伤膏”后都大加赞赏。1999年“‘石氏伤膏’剂型改革及临床研究项目”获得卫生部三类新药批文。

    近年来,随着现代人颈椎病、腰椎病逐渐增多,石仰山又根据祖传的经典药方,创制了椎脉回春汤、逐痰通络汤等行之有效的方药。

    “一切为了病人”

    石仰山1955年开始行医,至今刚好一甲子,初心未改。在他身上仍然保留着祖辈的武者侠气,他说自己的人生格言是“宁可人负我,我从不负人”。教导每一位学生,他都强调“学医首先要学会做人”。

    “石老一直教我们要一切为了病人。”李浩钢是石仰山的大徒弟,来黄浦区中心医院后便一直跟着石仰山学习。在他印象中,石仰山的日程表上几乎没有休假日。每天除了门诊、出诊、随访、讲学之外,晚上还要著述。担任副院长后,仍然每天坚持看门诊,常常一天要接待五六十个病人,“经常中午饭也不吃,也不午休,一直看到三点。”石仰山曾因病右肺叶被切除一叶,理应长期半休,却继续坚持加班加点工作,“有生之年,我有一分力就要出一分力”。每次有人劝石仰山休息,他总是这么说。

    石仰山把“一切为了病人”融入了诊疗的每一个细节,并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我学医的时候,包括我现在教学生都要求包扎要医生自己来。复位怎么复,怎么固定,只有医生自己知道,护士不懂。”说起石氏复位包扎手法,石仰山忍不住仔细比划起来,“你要是整个大固定,包太紧,过两天肿了,血液不循环要坏死。我们的方法是用三根带子包起来,中间紧,两边松。下一次来再调整。”石仰山认为绑扎固定的质量与治疗效果直接相关,他要求学生要做到“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生”,“我都是手把手教”。

    “活到老、做到老”

    今天你如果去上海找寻“石氏伤科”,再不用彻夜在石家的小诊所门外等候。石仰山在黄浦区中心医院先后开设了颈椎病、骨质疏松症、腰腿痛、骨折迟缓连接、老年性骨关节病等六个专病专科特色门诊。团队目前15人,拥有床位50张,年门诊量达15万人次。据李浩钢介绍,下一步医院计划进一步挖掘“石氏伤科”康复治疗的宝贵经验,在骨伤科下设立骨伤康复科,配备专门的场地、设备和康复师。

    李浩钢是“石氏伤科”的第五代传人,而今石氏伤科的第六代传人也已成长起来,他们大多和李浩钢一样,并非石家人。石仰山收徒,甚至收到了广东,他的两位高徒林定坤、苏海涛就是广东省中医院的,他认为异地师带徒的方式很好,“能促进学术交融,在继承所在地中医流派学术传统的基础上学习他人之长,突破自身局限”。林定坤目前已是广东省中医院骨伤科(全国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大骨科主任。2006年,石仰山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8年,石氏伤科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仰山为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石仰山被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授予“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以前中医流派都是不传外姓的,很感谢石老愿意把所学无私传授给我们。”邱德华也是石仰山的学术继承人、“石氏伤科”第五代传人。据他介绍,上海在解放初期至“文革”前期共有中医流派54家,而今,17个已经失传,还有11个正濒临断代失传,当年名震上海滩的“伤科八大家”现在只剩下4家。而“石氏伤科”的队伍却在不断壮大,除石仰山一脉外,还有施杞(龙华医院)、石印玉(曙光医院)两脉。

    “在旧社会,我们这些骨伤科大夫被看成卖狗皮膏药的,也没保障,开诊所经常被地痞流氓敲诈,收保护费。”石仰山说,父亲石筱山还被上海滩当时臭名昭著的黑帮头子吴世宝抓走过。新中国成立后,石筱山连任第二届、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对中医重视,我们骨伤大夫也有了地位。”

    石仰山积极参政议政,曾担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多届黄浦区政协副主席。他献计献策,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医药发展的若干建议”及“关于解决卫生系统职工住房困难”等提案曾获优秀提案奖。他常说:“为了祖国的中医事业,我要活到老、做到老。”

    国医大师的中医梦石仰山:希望石氏伤科代代相传,中药中医协同发展

    记者:基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现状,您最关心哪些问题?

    石仰山:人才的培养和传承很重要,一定要有好学生。过去我一直担心中医后继无人,几乎“逢会必提”,希望国家和全社会都来关心中医,把传统中医提到与西医同等地位,千万不要让中医失传。现在党的政策好了,年轻人也能看到学中医有出路,大有可为。我现在看到青年们很勤奋、很好,中医后继有人了,“石氏伤科”的第六代也已成长起来。希望能继续抢救挖掘老中医经验,办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班。

    另一个我很关心的问题是中药,医药不分家,有枪没子弹,再好的枪也没用。中药炮制现状令人担忧,还有很多老中医的经验方,一定要抓紧保护性挖掘。要有政策支持,好政策配合以好机制。最重要的,中医药要有法,使保护发展中医有法可依,不能再用西医那套标准来限制中医。

    记者:您对中医未来的发展有哪些期待?

    石仰山:希望石氏伤科代代相传,中药和中医协同发展,齐头并进,中医一代胜一代,前途无量;希望中医自身不断发展,发扬好自己的同时要积极创新,吸纳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来发展中医,有朝一日在国内别再老谈什么中医、西医,走向世界只有一个名字“中国医”!


友情链接: 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国家工信部医药卫生报人民网健康报网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