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国医大师
刘柏龄:中医骨科泰斗
刘柏龄,1927年6月出生,吉林扶余人。1956年毕业于吉林省长春市中医进修学校;1958年开始在北京中医学院进修两年;1960年在长春中医学院任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1980年参与编写《中医伤科学》,教材应用十余年之久。1986年吉林省政府授予“人民教师”荣誉称号;1993年被中共吉林省政府授予吉林英才奖章;1995年被吉林省政府授予“吉林省终身教授(吉林省名中医)”称号;1999年被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评为“20世纪中国接骨学最高成就奖”;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8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全国首届中医骨伤名师”荣誉称号并获金鼎奖。
•他19岁独立行医,一年后不顾家人反对,冒死进入疫区隔离圈,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面对面治疗。
•他是当今中医骨科界的泰斗,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骨伤专业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中医骨伤学》《中医筋伤学》《中医骨病学》总主审。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骨伤专业研究生系列八部教材总主审。
•他不计个人私利,献出家传治疗骨折秘方“接骨灵”,以及自己研发的“骨质增生丸”“壮骨伸筋胶囊”“健骨宝胶囊”“复肢胶丸”,产生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你的本分是干啥的,就是治病救人。国家已经给了报酬,还要啥报酬啊。”当记者得知刘柏龄将祖传的秘方,以及自己研发的多个药品无偿捐献给所在单位和药厂时,他淡然地说。
回顾刘柏龄的一生,道义、良知、对中医的热爱,支撑他一路走来。在浮躁的社会,刘柏龄教会了我们什么才是苍生大医,什么才是一名医生的责任。理解了他的精神世界,才能读懂他的一生。刘柏龄,为我们上了一课。这门课叫做医者的奉献与担当。
生于中医世家
刘柏龄祖籍山东莱州,祖上曾出过高官,后来官场愈加黑暗,稍有不慎,就会因政治斗争秧及自身,甚至祸灭九族。因此,刘家立下规矩,族人尽量不入官场,从事技术职业谋生,信奉“家有千贯不如薄技在身”的立命原则。清朝光绪年间,莱州大旱,颗粒无收。以行医为业的刘氏二兄弟闯关东来到现今吉林省扶余县三岔河镇,在此安家。他们开办起中医诊所,一则养家糊口,二则解百姓病苦。
光阴荏苒,刘氏二兄弟的后辈在扶余已经深深扎下了根。1927年,刘柏龄出生了,他的名字是爷爷起的,柏树为常绿乔木,一则希望他像柏树那样结实、长寿,二则希望他能够继承家业,并使之发扬光大。
“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君臣佐使,运用于衷。相反畏恶,立见吉凶……”这本明代医家龚廷贤编著的《药性歌括四百味》,小柏龄背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年幼的刘柏龄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记忆力超群,基本过目不忘。6岁时,他已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宇文》背得滚瓜烂熟。
背完了《药性歌括四百味》,又背起了《药性赋》和《汤头歌诀》。《药性赋》里的寒性药、热性药、温性药、平性药;《汤头歌诀》里的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等,刘柏龄在一个月里就已烂熟于胸。
一次,刘柏龄的叔叔从药店里拿回来一个完整的鳖甲和龟板,让刘柏龄辨认一下哪个是鳖甲,哪个是龟板。他看了半天,把两个黑黑的壳子翻过来掉过去地仔细识别,可就是说不出各自的名字。叔叔笑着说:“我知道你看了不少书了,这些书对你来说背得都差不多了,可是光背还不行,必须与实际的东西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在行医时派上用场。”然后就拿起鳖甲和龟板来,详细讲解它们的区别和各自的药理作用。
接着,叔叔又告诉他说:“学习要逐渐深入,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但也不能得过且过,不求甚解,一定要扎实地学,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绝对不能马马虎虎,每一味药都跟人的性命关联!”
投入疫情防治工作
1946年,征得奶奶同意后,刘柏龄在三岔河镇挂起了中医诊疗所的牌子,开始了独立行医的生涯。
刘柏龄上午在诊所看病,下午骑上自行车去乡下给人巡诊。巡诊过程中,刘柏龄发现小儿患病的人数相对偏多,面对小儿的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家长不知道如何处置。
经过长时间的巡诊,刘柏龄想出一个解决农村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可行办法。他用祖传配方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配制出了一系列儿科用药,如专治小儿惊风的赤金散、治疗小儿腹泻的特效药扶脾散等。
1947年初,政府成立了扶余第十八区(三岔河)中西医医师联合会,刘柏龄被吸收为会员。同年,地方鼠疫传染病流行,政府部门立即组织人员进行防控,刘柏龄作为会员,根据要求需进入疫区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治疗。
得知他要上疫区去,家人可吓坏了。因为他叔叔刘秉衡是因为抢救传染病人死的,这回让刘柏龄去抢救传染病患者,他们说什么也不同意。
可是作为一名医生,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不冲到第一线上,就像一个战士面临战场当逃兵一样可耻。刘柏龄最后还是说服了顾大局、识大体的奶奶。
临出门的那天早上,奶奶亲自下厨房,给刘柏龄煮了一兜子鸡蛋,妻子李桂珍更是忧心仲忡。没做过多的的考虑,匆匆告别了亲人,刘柏龄背上药箱就出发了。
幸好这次传染病的流行范围不大,由于政府部门措施得力,防控及时,仅在两个月就控制住了。刘柏龄安全、顺利地返回了家中。
成为长春中医学院骨干
正当刘柏龄专心致志地研究利用中药治疗鼠疫病的时候,县卫生科来了通知,让刘柏龄参加报考吉林省长春市中医进修学校。到了学校,刘柏龄才知道,能够来这里进修的学员大多都是像他一样在当地有过行医经验的“赤脚医生”。
1956年10月,进修学习结束。毕业考试时,刘柏龄考了全校的第三名。由于品学兼优,刘柏龄毕业后留校工作。
1958年,刘柏龄到北京中医学院学习,两年后结业,以非常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表现得到北京中医学院领导的认可和欣赏。该院领导想把他留在北京中医学院任教。可是刘柏龄没有同意,他想着学成而归,应该是报效母校的时候。不管母校的条件多么艰苦,他愿意接受挑战。
刘柏龄回到长春时,正值暑假。可是他一天也没有休息,第二天就去学校报到。当时吉林省长春市中医进修学校已经改名为长春中医学院,主持工作的副校长济舟对刘柏龄放弃北京优厚待遇的做法表示了敬佩,并让他担任中国医学史教研室负责人和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并兼管五官科教研室。那时的中医外科教研室包括疮疡、骨伤、皮肤和肛肠等科,是全院最大的一个中医教研室,也叫大外科教研室。
精心编制中医学教材
当时教学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教材匮乏,尤其需要《中国医学史讲义》和《正骨学讲义》两本教材。学校决定由刘柏龄主持编写急需的教材,暑假里他没有休息一天。编写《中国医学史讲义》时,他主动请教胡永盛老师一起编写。因为有初稿,编写起来比较顺利。但在编写临床课《正骨学讲义》时就比较麻烦了,他查阅了大量资料,费了很大周折,同时参考他在省进修学校学习时胡黎生老师编写的《正骨学讲义》,在此基础上增添了一些新内容,才基本成形。
《中医伤科学》教材应用l0余年,不仅本科学生用,甚至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都在应用。1996年,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在长春召开会议,与会代表要求重新编写一部适合现代科学进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版《中医骨伤科学》教材,于是组织全国18所中医院校专业骨伤科教师组成编写组,推举刘柏龄为《中医骨伤科学》主编。这部教材1998年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6~1998年,刘柏龄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骨伤专业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中医骨伤学》《中医筋伤学》和《中医骨病学》四部,并担任这四部教材的总主审。
2004年由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全国19所院校发起组织编写高等中医药院校骨伤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计有《骨伤科基础研究》《软组织损伤临床研究》《骨伤科文献研究》等8部,刘柏龄任总主审。2005年9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式。
2005年底,刘柏龄接受了由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组织编写“国际高等中医院校(中英文版)系列教材”《中医骨伤科学》主编的任务,于2006年6月份以前完成了全部编写工作。
研发新药国内首创
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骨质增生”这个疾病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晰。当时,临床上多称这种病为“增生性(增殖性)关节炎”“骨关节炎”或“退化性关节炎”。
刘柏龄发现,患这种病的人多是工农群众、旧社会过来的体力劳动者,在中老年群体中较常见,也有部分青年人。他们大多经过中、西药较长时间的治疗,但疗效并不显著,患者的痛苦难以解除。这样的病变,西医不认为是一种病;有的经过造影,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的,也只能手术治疗。
看着很多患者被这样的疾病折磨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无休止地忍受病痛的折磨,轻则骨关节僵硬,重则出现骨刺或形成骨桥,巨痛难忍,甚至失去劳动能力,刘柏龄很心痛。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并认真探索,根据他“治肾亦即治骨”的理论拟定了“骨质增生丸”的组方。
在长春中医学院药理研究室,刘柏龄用骨质增生丸复方和各单味药的水醇法提取液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药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以及骨质增生(退行性骨关节病)、骨折迟延愈合和不愈合等骨病,都有较好的疗效。在省科委、省卫生厅主持的科研成果鉴定中,专家们认为该药属国内首创,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以这一组方研制成功的“骨质增生丸”是国内第一个治疗骨质增生病的特效新药,至今已经成功治愈骨质增生病人10万多例,总有效率在90%以上。1992年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献出祖传秘方
为了提高骨折的治愈率,20世纪80年代初,刘柏龄作出一个重要决定,他主动献出了他家三代治疗骨折的接骨秘方“接骨灵”。该药以血肉有情之品蜥蜴为主,配合植物药之骨碎补等,经过提取制成片剂,后改名“接骨续筋片”。
该药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家兔实验性骨折骨痂中胶原和钙含量,7天时用药组和对照组非常接近,14天和2l天两组大幅度增高,用药组尤为显著,两组有显著差异。这说明,投给“接骨灵”后对促进家兔实验性骨折愈合,发生了积极的影响。1984年,“接骨续筋片”通过省级科研成果鉴定。后经长岭制药厂批量生产。
在研究骨折、骨质疏松的同时,刘柏龄还发现患有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也很多,而且当时的医学水平一般难以“去根”。为此,刘柏龄经过上百次对药物进行精心筛选、两年多的动物实验与临床应用实验研究,终于,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效新药——“风湿福音丸”(原名白山蘑菇药或蘑菇丸)问世。通过对几万名患者的临床观察,其药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1985年,该药通过了省级科研成果鉴定。1987年,该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骨质增生口服液”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更名为“蠲痹抗生酒”,1992年通过省级科研成果鉴定。“壮骨伸筋胶囊”“健骨宝胶囊”“复肢胶丸”均获得省科技进步及国家科学技术奖。
不为个人谋私利
刘柏龄在临床上搞的一系列发明已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关注。如果自私一点儿,刘柏龄完全可以将这些发明专利转让或者出售,但他没有,而是无偿将“骨质增生丸”的药方献给了药厂。长春市5家濒临破产的药厂因为生产“骨质增生丸”当年扭亏为盈,产生了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974年,刘柏龄到广东佛山做报告时,又无偿把这个药方献给了当地药厂。后来,当时的广州中医学院药厂将其改药名为“抗骨质增生丸”和“骨仙片”投入生产。现在,全国治疗这类病的药物很多,但是这些药物大部分都是在“骨质增生丸”的配方基础上“化裁”而来的。
一些有名的药厂私下里找到刘柏龄,想巨资购买他的一些科研发明专利,还有的药厂高薪聘请他做医药顾问。每当这个时候,刘柏龄想的还是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长春中医学院和附属医院,他觉得,这里是让他得以成长的最坚实的沃土,他永远都不能忘本。所以,即使是再大的诱惑他都不会动摇,而是让利于他奋斗的这块沃土。
如今,他依然每星期出诊3天,像几十年前一般,平静地生活,用自己的点滴行动,践行大医精诚的精神。
刘柏龄:让中医教育制度更完善
我希望中医教育体制更完善一些,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每个人都有其优势和天赋。如果有的人对于学习中医感兴趣,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
我觉得任何知识和技能都是学习来的,只要用心就能做好,最怕马虎。我们应该给予年纪大的人、本科非医的人才学习中医的机会。
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学习中医的学生们,要打好基础,有好的基础才能有好的实践。《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等必须熟读,明白其理论精髓。不一定要背下来,但是要理解这些原理,才能学得扎实。学习没有捷径,必须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